

【概要描述】1、銅需求穩步增長全球來看,精煉銅消費量增長緩慢,2000-2019年復合增速僅為2.4%,而我國年復合增速高達10.5%,遠超全球水平。全球需求大國按占比從高到低排列為中、美、德、日和韓國,其中我國需求占比呈現逐步提升的趨勢,從2000年占比12.7%,提升至2019年的53.7%,已占據全球半壁江山。目前我國精煉銅下游需求最高的板塊是電力,占比53%,其次分別是空調家電、交運(汽車)、建筑和電
1、銅需求穩步增長
全球來看,精煉銅消費量增長緩慢,2000-2019 年復合增速僅為2.4%,而我國年復合增速高達10.5%,遠超全球水平。全球需求大國按占比從高到低排列為中、美、德、日和韓國,其中我國需求占比呈現逐步提升的趨勢,從2000 年占比12.7%,提升至2019 年的53.7%,已占據全球半壁江山。
目前我國精煉銅下游需求最高的板塊是電力,占比53%,其次分別是空調家電、交運(汽車)、建筑和電子,占比分別為15%、9%、8%和7%。
電網投資回暖,銅需求小幅拉升。電力行業是國內銅消費的第一大領域,銅產品廣泛應用于電線電纜、電機、輸變電設備(高壓開關、變壓器)、電器附件。2019 年,我國共計完成電網投資4856 億元,超額完成2019 年計劃的4500 億元投資。2020 年6 月電網基本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速轉正,電力投資現回暖跡象;且由于新基建中特高壓項目逐步上馬,對銅需求量具備一定提拉作用,電網日常檢修耗銅量也將隨之較大。我們預計2020-2022 年電網用銅需求量小幅增長,增速分別為1.2%/1.0%/0.8%,需求量分別為686.5/693.4/699.0 萬噸。
空調用銅需求仍具成長空間。家電行業中,銅主要運用于空調、冰箱、微波爐等家電的導電導熱元器件,其中又以空調、冰箱產品為主。相比冰箱“一戶一臺”的保有量,空調具備“一戶多臺”的屬性,每戶家庭空調保有量可達到甚至超過兩臺??紤]農村居民家庭冰箱已經過于飽和,空調需求仍具成長空間。我們預計2020-2022 年家電領域銅需求增速為2.8%/1.9%/1.5%,需求量為204.2/208.1/211.2 萬噸。
交通運輸行業中,銅主要用于汽車領域。2019 年12 月中國工信部表示為穩定市場預期,承諾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,不會大幅退坡;2020 年宣布補貼將延續至2022 年,且每年退坡緩慢。相比于2019 年補貼大幅下滑的境況,2020 年政策更加溫和,車企盈利將回升,更多優質車型將推出,利好市場增長。因此,我們預計2020- 2022 年新能源車銅需求增速42%/35%/38%,傳統汽車銅需求增速3%/2.8%/3.4%,汽車銅總需求增速分別為6.9%/7.1%/9.2%,需求量分別為101/108/118 萬噸。
建筑行業中,電線、電纜、銅水管、燃氣管等均是涉及銅消費的主要產品,其中主要是供電設備消耗銅材比較多??紤]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、房屋竣工面積增速均已轉正,地產需求復蘇,我們預計2020-2022 年建筑用銅增速2.2%/2.0%/1.7%,需求量分別為104.7/106.7/108.6 萬噸。
綜合以上,我們預計2020-2022 年精煉銅需求分別為1307/1340/1364 萬噸,年復合增速為2.1%。各下游中,電網需求占比最高,電網投資回暖疊加特高壓項目催生更高電網銅需求;新能源車需求增長是汽車領域的重要增長極,但占比過小,對總需求增長貢獻不大。
2. 銅精礦供給偏緊,中期景氣上行
2.1. 疫情沖擊,全球銅精礦供給收縮
截至目前秘魯的Quellaveco 和Quebrada Blanca 二期項目都已停止項目建設,蒙古Oyu Tolgo 也放緩了地下礦項目的建設。預計比起已有產能的縮減,疫情對全球銅礦后續新增產能的釋放的影響會更大。
自由港、力拓、安托法加斯塔和淡水河谷等礦業企業都下調了全年產量預期。根據測算,目前全球銅礦受疫情影響的銅礦產量達35 萬噸,海外33.5 萬噸、國內1.5 萬噸。
綜合考慮全年疫情因素,2020 年礦產銅受影響產量約45 萬噸。
與海外銅礦相比,國內銅礦供應受疫情影響不大,一季度礦山減產2 萬噸。盡管小型礦山2 月底被迫停產,內蒙新疆的一些小礦4 月中旬才恢復,但由于大礦山春節生產幾乎沒有受到影響,大礦山占總供應量的60%,因此對全年產量影響不大??紤]國內多寶山等項目投產,預計2020 年國內銅礦產量增加7 萬噸左右。
2.2. 南美礦山擴產計劃推遲
疫情爆發前,展望2020-2023 年,預計可能投產的10 萬噸級以上的大礦大多集中在秘魯和智利,未來四年預計增加產能190 萬噸/年。除此之外印尼的Grasberg、蒙古的Oyu Tolgoi 和民主剛果的Kamoa-Kakula 銅礦同樣會帶來非??捎^的銅礦產能增量,綜合考慮,2020-2023 年僅10 萬噸以上規模的礦山的擴產達到189.9 萬噸,整體礦山擴產很可能超過200 萬噸。
疫情沖擊不僅影響現有產能運行,還推遲各大銅礦擴產計劃。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宣布本應在2020 年底投產的MineJusta 項目將“推遲數月”,投產時間延后至2021 年;四月,必和必拓宣布由于新冠疫情,工作人員減少,旗下位于智利的Spence 銅礦擴產項目推遲至2021 年初;泰克資源也宣布重啟Quebrada Blanca 二期項目,但投產時間從2021 年下半年推遲6 個月至2022 年初;Cetninela、Michiquillay 礦工罷工風波未決,擴產計劃預期各推遲一年。
位于剛果的Kamoa-Kakula 銅礦進展順利。該礦由紫金礦業和艾芬豪各持有39.6% 股份。艾芬豪礦業公司7 月初表示,其Kakula 銅礦地下開發工作進度超預期,現已超前完成5.1 公里,總計完成超17 公里。6 月采礦團隊完成了1729 米的地下開發,比當月計劃超前了575 米。預計Kakula 銅礦將于2021 年三季度正式投產。
疫情爆發前,2020/2021/2022/2023 年礦山擴產分別為28.7/83.7/22.5/55.0 萬噸;疫情爆發后,各大礦山紛紛延遲擴產計劃,2020/2021/2022/2023 年擴產計劃分別為0/66.9/45.5/77.5 萬噸。雖然總量變化不大,但擴產節奏大大不同,即2020-2022 年實際擴產情況,較此前預期大幅下降。而推遲到2023 年的這部分擴產量,將會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,因此總體上,疫情導致全球銅礦供給量大幅低于預期。
2020 年,國內貢獻增量的主要項目是黑龍江的多寶山銅礦二期擴建工程,預計增量在1.5 萬噸。隨著紫金礦業收購巨龍銅業,項目投產有望加速,預計2021 年底一期項目建成投產,在未來可能為國內銅礦供應貢獻重要增量。
2.3. 銅精礦全球供需中期偏緊,景氣度上行
根據南美各主要礦山擴產計劃推遲情況,2020-2022 年,全球銅精礦產能為2413.0、2479.9 和2525.4 萬金屬噸,同比增速分別為0%、2.8%和1.8%。根據ICSG,2020 年5 月全球銅礦山產能利用率為76.2%,我們考慮到2020 年底后續各礦山逐步恢復正常運營,預計2020、2021、2022 年全球礦山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2.5%、83%和83%,從而預計銅精礦供給分別為2008.0、2058.3、2096.1 萬噸,增速為-2.2%、2.5%和1.8%,其中2020 年由于疫情和罷工等因素影響,供給負增長。
全球銅精礦需求量為2019 年為1992 萬金屬噸,2020-2022 年我們預測分別為2035.3、2087.8 和2121.9 萬噸,由此得到2020-2022 年銅精礦缺口為-27.3、-29.5、-25.9 萬噸。即需求持續穩步上升,以及疫情的沖擊,使得全球銅精礦供需格局逐步由松轉緊,未來三年銅精礦出現小幅缺口。
國內情況,考慮國內多寶山、鶴山、西藏巨龍銅礦等項目投產,國內供給小幅增長;隨著我國廢銅回收能力增強,廢銅需求增速觸底反彈,我們測算2020-2022 年我國銅精礦缺口為-563、-569、-583 萬噸,仍然供不應求,需要依賴進口。
3. 精煉銅:冶煉費下降壓制產量,供應逐步轉為偏緊
3.1. 我國是精煉銅大國
根據ICSG 統計,全球精煉銅產能從2000 年的1700 萬噸上升至2019 的2880 萬噸,年復合增速2.8%;產量從2000 年的1480 萬噸/年上升至2364 萬噸/年,年復合增速2.5%。全球精煉銅產能利用率除了2009 年外(金融危機導致僅為79.2%),過去二十年均高于80%。
我國并非儲量豐厚的銅資源國,卻是銅冶煉大國。2019 年我國精煉銅產能已達1259 萬噸/年,銅冶煉行業投資同比增長40.9%;隨著新建擴建,產能不斷增長,2020 年我國新增冶煉產能45 萬噸,2021 年預計新增產能64 萬噸/年,預計2021 年我國精煉銅將達到1368 萬噸/年。
我國精煉銅產能在40 萬噸/年以上的有六家,其中最高的為貴溪冶煉廠,年產能達到100 萬噸/年。智利作為銅資源大國,高產能冶煉單位僅有4 家,印度、日本各為3 家,且單一冶煉單位產能均未超過50 萬噸/年。
我國銅礦儲量僅占百分之三,但精煉銅產量位居世界第一。2019 年全球精煉銅產量為2365 萬噸,我國為978 萬噸,占比40%,位居全球第一;智利、日本產量分別為227 萬噸、150 萬噸,占比10%、6%。
3.2. 冶煉費持續下行壓制供給
TC/RC 指的是精銅礦轉化為精煉銅的總費用,TC(Treatment charges)就是粗煉費,RC 就是(Rifining charges)精煉費。TC/RC 越高,越利好冶煉廠商;TC/RC 越低,越利好礦產商。目前仍位于60 美元/噸以下,直逼冶煉廠成本線。江西銅業和銅陵有色與安托法加斯塔簽訂2020 上半年TC 長單,僅為65 美元/噸,與歷史最高價相去甚遠。
冶煉費用下降壓制產量增速。自2015 年冶煉費用下滑之后,全球、中國產量增速均出現下滑。2019 年,全球、中國精煉銅產量增速分別回落至為-0.4%、5.6%,較2014 年的7.2%、14.7%的增速大幅下滑。
3.3. 我國精煉銅供需維持弱平衡
我們預計國內2020/21/22 年電解銅產量分別為960/990/1030 萬噸,精煉銅進口量逐步下降,國內需求增速為2.1%/2.5%/1.8%。目前由于全球疫情沖擊,疊加冶煉費用持續下行,產量難以高速增長。2020-2022 年國內精煉銅仍供需兩弱。
4. 投資建議
由于南美礦山受疫情沖擊,運營情況、擴產計劃受阻。全球銅礦供應進入低速甚至減速增長時代,全球銅精礦中期供給偏緊。
加工費持續走弱壓制冶煉企業產能,國內精煉銅供應偏緊,銅價有望迎來反彈,冶煉端標的將迎來重估機會。